用植物编一个童话故事日记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用植物编一个童话故事日记,欢迎大家分享。
滴答滴答”下雨啦!雨下了几天几夜,终于停了。这时,森林里长出了一个可爱的小蘑菇。
小蘑菇刚钻出泥土,就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小花,绿油油的草地,高大挺拔的大树……于是,忍不住赞叹起来:“真美呀!”突然,她抬起头,看见了一棵参天大树,枝叶是那样茂盛,树干是那样粗壮,身材是那样的.高大!小蘑菇礼貌地跟大树打了个招呼:“大树爷爷,你好呀!你长得可真高啊!”大树和蔼的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太阳公公的照耀和雨水姑姑的滋润。你还小,以后会越长越高的。”小蘑菇点了点头,挺起身子,恨不得马上就能长高一截。
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他蹦蹦跳跳地来到大树下,抬起头,将大树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又看看树下的小蘑菇,情不自禁地说:“大树爷爷,您在小蘑菇面前简直就是一个巨人。”小蘑菇伤心极了。小兔子走后,她生气地对大树说:“哼,要不是你遮住了我的阳光,我现在都长成参天大大蘑菇了!”大树低下头,轻声说:“孩子,你还小,别着急!你适合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耀,会不舒服的。”小蘑菇哪里肯听,她把头一转,不再理会大树,一心只想变成参天大蘑菇。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只善良的小熊从小蘑菇身边经过,小蘑菇央求小熊带她去有阳光的地方。小熊同意了,把她带到了一个山坡上。小蘑菇得意地扭动身子,心想:要不了多久,我就会长得比大树还高!想着想着,她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突然,小蘑菇觉得越来越热,她慢慢睁开眼睛,太阳正火辣辣地照着,她抹了抹头上的汗,感觉呼吸也变得困难了。她急得大叫:“救命啦!救命啦!”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小蘑菇想起大树的话,不禁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在20xx年寒假中,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其中有几篇我深有感触: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习知识的同时又时常去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让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中的.“实践”,就是把所学的东西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并体会到其中的喜悦。因为好学者的心胸是敞开的,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远方有人来讲道论学,近处的人也向自己请教,这不正是学有所成的快乐吗?再者,当他人不了解自己时,也不去怨恨他人,这是君子的涵养。
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一爱一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师长,做事情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一爱一护众人,与有仁德的人亲近。如果之后还有一精一力,就去学文化知识”。古代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说的这段话。在我国古代,书本知识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基本内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孝敬父母、谦逊待人、讲究信用、一团一结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如果不把一精一力放在学习知识上,就很难胜任以后的工作。学习做人的品质与学习书本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发展。古今社会的发展给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玖了【论语】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孝敬父母、为人处事,这本书真的很好,建议大家来读【论语】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