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9-13 16:36:19
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经典)

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理解词语:主脉、侧脉。

二、活动准备

1、《梧桐树叶脉的秘密》记录单(梧桐树叶形状的纸片若干),人手一个放大镜。

2、叶脉书签、叶脉图片、叶脉PPT、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

3、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捡拾过落叶,绘画活动中给“梧桐树叶”涂过色。

三、活动过程

1、欣赏幼儿绘画作品,引发对叶脉的关注。

(1)教师:秋天到了,梧桐树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了。昨天,我们用笔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都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眼中观察到的梧桐树叶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关注画有叶脉的树叶)这幅画好像和别的有点不一样,这些线条是什么?(引出叶脉)小朋友们画的叶脉是什么样的?

2、观察梧桐树叶的叶脉,探索其结构。

(1)自由观察实物。

●教师:我们仔细看看梧桐树叶的叶脉到底是怎样生长的。请每人拿一片树叶观察,你觉得观察哪一面会把叶脉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及时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观察叶子的正面又能观察叶子的反面。

(2)细致观察并交流。

●教师出示叶脉PPT:我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叶脉是什么样的。

●认识主脉和侧脉。

提问:你发现叶脉了吗?有几根非常明显的叶脉?(引出主脉)主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一直长到什么地方?除了主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引出侧脉)侧脉是怎样生长的?

(3)用放大镜观察细脉。

教师:除了主脉和侧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我们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你看到什么啦?你发现了叶脉的什么秘密?(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时,引导幼儿顺着 叶柄向下看,发现叶脉由粗到细、像许多的管子连接 在一起、像一张大网等秘密。)

(4)幼儿在记录单上绘画自己观察到的叶脉。可 边用放大镜观察边绘画。

3、讨论叶脉的作用。

(1)教师:叶脉为什么会长得像一张网?为什么 会粗细连在一起,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叶脉 有什么用?

(2)(观看PPT)叶脉输送养分:植物通过根在泥 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为了传送养料,植物从根的末端开始,经过茎到叶子 的`位置,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但 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 它们就是叶脉,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

(3)支撑叶子:叶脉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骨头,把 叶子支撑起来。

4、拓展。

(1)教师: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其他的树叶 也有叶脉吗?幼儿自己选择不同形态的叶子进行观 察、比较。讨论交流:它们有叶脉吗?它们的叶脉是 怎样生长的?和梧桐树叶的叶脉一样吗?

(2)小结:树叶的形状不同,叶脉生长的形状也 会不同,但是它们都会有叶脉,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 送养料和水分,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收集更多种类的树叶,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叶脉。

2、教师记录并组织幼儿讨论他们自己提出的关 于叶脉及植物的问题,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知道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3.增强时间观念,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对认识时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课件,大钟、幼儿每人一个小时钟,实物投影仪,幼儿分组操作材料,大灰狼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3.播放课件,认识时钟

引导语:如果我们要把圆变成时钟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小结:钟面上有1-12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或者一个数字,这就是一小时。

二、操作学习,认识整点与半点

1.观察课件,认识整点

小结:原来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分组操作,巩固整点

a看时拨钟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

c对应时间插卡d时间时钟对对碰

3.观察课件,认识半点

小结:当分针都指向6的'时候,时针指向两个相邻的数字中间,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点半。

4.观看课件“我的幼儿园半日生活”

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三、游戏体验,复习巩固

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请小羊说出时间。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蛋糕的简单制作方法。

2、体验制作蛋糕的乐趣,感受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蛋糕的特征。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共同回顾参观面包店的情况谈话引入。

(1)昨天我们去参观面包店,你知道了哪些秘密?

蛋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蛋糕的方法。

先打蛋————加糖————搅拌————(直至蛋浆上起白泡)————加面粉————加水————搅拌

3、提出要求:

(1)保持桌面的整洁,搅拌时要小心,不要让蛋浆洒落出来。

(2)可以和伙伴合作搅拌蛋浆。

4、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打蛋时用适宜的力度,加糖时应保持桌面干净整洁,鼓励幼儿打蛋浆要有耐心,如果累了可以找同伴合作搅拌。提示速度较快的幼儿加面粉继续搅拌。

(1)烤蛋糕

鼓励做好蛋糕的幼儿可先用水果和奶油装饰。

(2)品尝蛋糕幼儿与同伴分享。

反思与分析:

本次系列活动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蛋糕入手,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大班幼儿思维发展迅速,求知欲望高,当让他去学习一项新的本领时,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在快乐地情绪中学习,在其自发的活动中合作学习和实践,从而解决问题,找到所需要答案,此时,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教师更应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探索结果,这样才会为创造潜能的挖掘与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机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音乐游戏是向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最大特点是音乐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并随着音乐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等音乐的基本要素。春天即将来临,帽子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孩子的头上。"会跳舞的帽子"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又超越幼儿已有经验,将游戏与表演融为一体,在音乐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的展示自己。

活动目标:

1、在学会传乐器的基础上能根据音乐有节奏的传递帽子。

2、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在B部分能自由创编合拍动作。

3、欣赏同伴的舞蹈,感受音乐、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的美。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有传乐器的经验、对《墨西哥帽子舞》的曲式结构有所了解。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墨西哥帽子舞》、《摇篮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然后告诉我他们在干什么?。""是的,他们在传帽子。他们是怎么传的?有谁看清楚了?""我请2个小朋友来前面和我配合一下,我站在他的后面,帽子戴他头上,我先去拿帽子,然后带我头上,我后面的人拿我头上的帽子,然后放在自己的`头上,这样帽子就一个一个人传下去了,是吧!"

二、感知音乐,尝试传帽。

1.回忆乐曲,巩固曲式结构。

(1)完整倾听。

"听,这首音乐你还熟悉吗?""对,这首音乐的名字叫《墨西哥帽子舞》,帽子舞是墨西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是有男和女一起跳的舞蹈,在舞蹈中,男舞者的帽子会甩来甩去,有时戴在女伴头上,有时丢在地上,两人围着它舞蹈。舞者们不时发出喊叫助兴,增加舞蹈的热烈气氛。"

(2)出示图谱,巩固曲式结构。

"我也带来了这首曲子的图谱,从图谱中你能知道这是属于什么曲?你为什么知道它是回旋曲?""一首曲子中出现多次相同乐段,而每个相同乐段后跟的又是不一样的乐段,像今天这样ABACADA结构的曲子就叫做回旋曲。"

2.熟悉乐曲,尝试传帽。

(1)听音乐,尝试A段空手传帽。

"刚刚我们看了传帽子的视频,现在既然有帽子舞这音乐,我们不妨也来试试,首先我来问问哪段这首音乐中哪段适合传帽子。""刚刚我们也了解了怎么传帽子,先从别人头上拿帽子,再带上自己的头。""像这样:拿-戴;拿-戴;拿-戴;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请小朋友从左手边的小朋友头上拿帽子啊!"小结:

"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小结:

(2)跟随音乐有节奏的传递帽子。

"瞧,我今天带来了一顶漂亮的帽子,让我们拿起它来试一试吧!"

三、创编动作,合作表演。

1.寻找节拍。

"A段我们用来传帽子了,那B段可以干什么呢?""请大家听一听B段有几个八拍?""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图谱,从图谱中可以看出什么?不止B段是4个八拍,C段、D段都是4个八拍"

2.尝试创编动作,互相模仿。

"4个八拍我们做一个动作,可以2个八拍一个动作,4个八拍就是2个动作,有谁愿意来创编一些动作?""XXX真棒,请你站在中间做,我们其他人跟着做。"(请3-4个小朋友)

3.尝试表演。

"A段的时候我们传帽子,传到B段时哪个小朋友的头上有帽子就来表演,他表演的时候,下一位小朋友要时刻听好音乐,听到A段音乐就要继续传帽子了,是吧!让我们来试一试"

4.完整表演"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把这个游戏玩起来,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来一遍。"

四、放松音乐,结束活动。

"玩游戏累了让我们听段轻轻柔柔的摇篮曲放松一下,休息一会。"

小百科:帽子,一种戴在头部的服饰,多数可以覆盖头的整个顶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通过墙饰中出现的不合常理的现象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激发幼儿创编故事的兴趣;通过幼儿间的讨论交流,开阔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让幼儿了解创编故事的方法,适时引导,提高幼儿创编故事的能力。

1、了解并依据故事的结构,学习创编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内容。

2、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敢于并愿意从多角度想象和表达。

二、活动环境与材料:

创设一面海底世界的墙饰,其中的动物植物等,都由幼儿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放什么,不放什么。当幼儿的想法与墙饰内容不符时,允许幼儿先按照自己的.愿望表达。

准备一些白纸、彩笔等

三、活动准备:

从新学期开始引导幼儿讨论在空空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些什么,引导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幼儿讨论并基本达到共识。而后,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应材料,教师也为幼儿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工具等,支持并帮助幼儿顺利实现自己的想法,为创编故事做准备。

四、活动过程:

1、以墙饰中隐含的问题情景引发幼儿思考和创编的兴趣幼儿喝水的休闲时间里,教师发出疑问"小兔为什么会在海里?

2、幼儿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耐心并认真倾听幼儿的不同想法教师鼓励幼儿依据自己的经验做不同的设想。

3、教师提议以此"海底世界中的小兔子"为主题创编故事。

4、与幼儿讨论创编故事的方法·说明故事名称·小兔子掉进海里的原因·小兔子掉进海里以后结果怎么样?

5、幼儿选择独立或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绘画创编教师用规范的正楷字帮助幼儿记录所讲内容、名称,并将记录及经幼儿同意稍加整理不影响原意的文字念给幼儿听。

6、创编交流活动在当天及以后两周内的生活环节闲暇时间,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分别进行讲述。

五、活动的延伸扩展:

回家后幼儿以绘画表现想象内容和主题及讲述中表达的语言水平判断幼儿创编故事水平。

游戏;我们要表演: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创造性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故事内容,制作演出道具,包括头饰等,增强幼儿创编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