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13 16:36:27
【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汇编七篇

【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2.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

3.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大的红圆、小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的绿正方形、小的绿正方形,大的绿圆;大的蓝三角形、小的蓝三角形,小的蓝圆。标记卡片(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形状标记),画好的“房子”。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的'几何图形片、第9页《数物拼图》、第14页“看标记贴图形”,第22页《连一连、圈一圈》、第23页《给图形做标记》的操作材料,不干胶材料,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按标记找图形”。

1.教师出示图形片(大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大的绿圆)和房子,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里有哪些图形?每个图形都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说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这是图形的家,住在一起的图形必须有两个地方是相同的,想一想,哪两个图形可以住在一起?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验证。

教师:住在一起的图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它们相同的地方呢?

3.教师出示各种标记,引导幼儿用标记记录每组图形的相同点。

4.师幼共同检查。

(二)概括图形间的相同点。

1.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两个标记(如大标记和圆标记或红标记和方标记等),幼儿按标记选择相应的图形。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两个标记,可以找出不同的图形片。

(三)幼儿操作。

1.第一、二组:“看标记贴图形”。

教师:看看图上有什么标记,请小朋友按照标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图形贴在空格中。

2.第三、四组:给图形做标记。

教师:看看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你用标记把相同之处记录在空格里。

3.第五组:“数图形”。

教师:小朋友要仔细地看图,数数每幅图里面藏着几个图形。请你在正确的数字上画圈。

4.第六组:数物拼图。

教师:请小朋友按数字找实物卡片,找到后将实物卡片与相应的数字拼在一起。

(四)。

教师展示“给图形做标记”的作业单,引导幼儿验证所做的标记是否包含2个图形的共同特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本活动围绕去公园郊游的形式展开, 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难点: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2、理解10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3.大胆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每张座位上贴上1-9的数字,每人一张胸卡(有数量不等的小动物)

2、数量为78910的动物卡片若干,大色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进场)

2)游戏:找座位,根据胸卡上图片的数量找相应的座位号。

师:我们每人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只?那要去找数字几呢?(9只刺猬找9号座位,这就是对号入座)请你看看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动物应该找几号座位?

3)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相互检查验证。

师:请你用‘几只动物找几号座位’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请你们相互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

评析: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兴趣,活动中对号入座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复习9以内数物的匹配。

2、学习活动,认识数字10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师: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公园吧!草地上有什么?(柳树)有几棵? 河里有几只鸭子?有几棵桃树?飞来了几只蝴蝶?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谁的卡片上也有和它一样多的小动物请上来。

2)认识数字10并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师:看天上飞来了几只燕子?(9只)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合起来有几只燕子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目测数群)10只燕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10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10)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10永远1在前,0在后面 )

*数字10除了可以表示10只小兔,还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上哪样宝贝正好是10?

3)游戏:掷色子,通过数数、认认、巩固10以内的数量。

游戏玩法:先由教师掷色子,看最上面的一幅图,如果掷到的是图片,请每个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如果的是数字,请您找到相应的图片.(幼儿游戏3-4次)

评析:通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看公园美景,先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在新授认识数字10时,教师运用合起来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10的由来。活动中还运用掷色子的游戏通过观察、数数、比较找出相应的卡片帮助孩子感知10以内的数。

3、个别操作活动:变成一样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目标:

1.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照片存放于数码相机中。

2.白纸,笔。

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有电话机,汽车牌照,电视遥控器,钟。

师:它们的上面都有什么?

幼: ……此处隐藏2056个字……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这是什么图形呀?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三角形(拿出三角形卡片教具观察并重复口诀),这么奇妙的魔法口诀,你们想不想学啊?跟老师说一遍,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大家一起说一遍。

(2)"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这是什么图形呀?那小朋友们见过哪些滚来滚去的圆?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口诀,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我们来看看下一个口诀。

(3)"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大家一起来说是什么图形?(拿出正方形卡片教具观察并重复口诀)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口诀。

(四)游戏"谁的本领大"

教师:小朋友们都记住这三个魔法口诀的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老师用魔法把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藏到了图片里,看看哪个小朋友本领大,能把它们全找出。(逐一展示并结合提问魔法口诀)

(五)游戏"小动物找家"

教师:小朋友们本领真大,把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找了出来,那我们能不能再帮助魔术王国迷路的小动物们找到家呢?

(1)教师带着小蜜蜂的头饰"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蜜蜂,我找不到家了,我的家有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你们能帮我找到家吗?"小朋友们小蜜蜂说它的家是什么样子的?那是什么形状的?

(2)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啊?(小朋友:小狗)我们听听小狗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吧。教师带小狗的头饰"小朋友们,我的家是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小狗是怎么说的?它的家是什么形状的?

(3)同上,鸽子家是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好,下面小朋友们上来把手中迷路的小动物送回家吧。

(4)教师:刚刚是哪位小朋友帮小蜜蜂送回家的?你是怎么找到小蜜蜂的家的,它的家是什么样子?(依次提问并巩固魔法口诀)

(六)游戏"魔法礼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到家了,它们给我们送来了魔法礼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展示魔术

老师把这个魔法礼物放到区角,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着玩,好不好?

(七)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再魔法王国认识了哪些图形宝宝啊?(结合魔法口诀巩固)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今天回家都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好不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分辨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形状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游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判断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运用实物,图形,图片进行操作.比较,发现排列规律并

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观,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

1教具:<1>挂在活动室的窗帘

<3>印有智力题的图片四张

<2>幼儿操作用的材料(雪花积木,小珠子,小扣子等)若干.

<2.>让幼儿前三排青蛙和小蝌蚪排队的'方法把第四排排出来.

教师小结:每一排小青蛙的数量不变,小蝌蚪的数量在增加,每一次增加一个,小蝌蚪的数量越来越多.

<3>出示小花蝴蝶的教具让幼儿继续练习递增排序规律.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递增排序规律.

1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任选两种材料按递增规律排序.

2幼儿说一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排的.

音乐轻松活动自由结束.

《【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